一名六旬婦人幾年前乳癌病發,在積極治療下,終於消除癌細胞。前陣子,該婦人漸感腰痠背痛,原以為是家務操勞所致,於是跑遍朋友推薦的按摩、推拿店,期許獲得改善。然而,數月後,腰痛症狀非但沒改善,反而日益嚴重,甚至雙腳開始無力,下不了床。至骨科就診後,才發現症狀源於乳癌復發合併骨骼轉移。
變老了常腰痠背痛?當心骨轉移作祟釀癱瘓
台大醫院新竹分院血液腫瘤科病房暨安寧病房主任黃柏翔醫師提醒,癌友別輕忽癌症骨轉移的嚴重性。所有的癌症都有骨轉移風險,惟各癌症致病機轉不同,其中以乳癌、非小細胞肺癌、攝護腺癌、多發性骨髓瘤屬於高風險族群。
骨轉移發生後,癌細胞會侵蝕骨骼,而骨骼內負責消除老舊骨質的破骨細胞也會過度活躍,造成骨骼結構改變,大幅降低骨骼強度。黃柏翔主任舉例,骨骼像人體裡的磚頭,負責支撐人體這座房子所有的重量,一旦骨骼變脆弱,就容易被身體重量壓垮,造成病理性骨折。
黃柏翔主任提醒,骨轉移一開始無明顯症狀,日漸嚴重後則常發生骨骼疼痛。若疼痛發生在下背或是髖關節附近,常被癌友們誤判為老化、姿勢不良或運動傷害導致,而延誤就醫。一旦發生病理性骨折就會嚴重影響生活品質。例如:髖關節附近(股骨近端)的骨折會導致病患不良於行,被迫臥床休養導致社交、工作中斷。脊椎壓迫性骨折更可能導致脊髓神經壓迫導致癱瘓,大小便失禁。曾有一位嚴重骨轉移患者,因併發多處肋骨病理性骨折,導致連大口呼吸都會劇痛,如此日夜不停的疼痛感也造成病患情緒十分低落,對後續治療感到絕望。
骨轉移又猛又快 發病3個月「骨力」就驟減
此外,骨轉移不僅影響劇烈,也有即時治療的必要性。根據數據顯示,約有三成五未接受治療的患者,在確診骨轉移後三個月即發生骨骼併發症。黃柏翔主任說,建議癌友雙管齊下——除了積極治療原發癌症外,也應遵循醫囑接受骨轉移藥物治療。
目前臨床上,骨轉移藥物治療有雙磷酸鹽及單株抗體兩種選擇,皆能降低骨骼併發症發生,改善骨轉移疼痛,改善病患生活品質。同時醫療團隊也會使用止痛藥物緩解病患疼痛,輔以骨骼手術、放射線治療等,全面降低骨轉移對病患的不良影響。
黃柏翔主任進一步指出,該六旬婦人就是透過積極治療原發癌症,同時接受放射線治療、施打骨轉移控制藥物,努力復健,終於恢復行動力,能不靠家人,獨立把自己照顧得很好。
對抗骨轉移 維持口腔健康、補充鈣質、別忍痛是關鍵
黃柏翔主任說明,根據文獻統計,長期接受骨轉移藥物治療的癌友,約有一至四%的機率會發生下顎骨併發症,而透過預先的管理措施即可有效預防此併發症發生。病患在接受骨轉移藥物治療前,應先接受牙科或口腔外科醫師完整評估。待必須的牙科治療完成後才開始使用骨轉移藥物治療。往後仍需持續維持口腔衛生,若有任何口腔相關症狀則須立即就醫。此外在治療過程中,也可能發生血鈣降低的副作用,建議患者每日攝取至少500 mg鈣質、400 IU維生素D,就能減少低血鈣副作用的衝擊。
黃柏翔主任鼓勵患者,骨轉移發生後,應積極治療,以延緩骨骼併發症發生,避免生活品質受損。也提醒癌友們若出現莫名持續的骨骼疼痛,千萬別忍痛或輕忽症狀,務必告知主治醫師,並依照醫囑積極治療骨轉移。
責任編輯:林筱庭
核稿編輯:呂宇真
文章出處於良醫健康網